烏克蘭煤炭資源十分豐富,,主要集中分布在3個煤田,即東部的頓涅茨克煤田(頓巴斯),、西部的里沃夫-沃倫煤田及中部的第聶伯煤田(褐煤),。東部頓涅茨克州和盧甘斯克州所在的頓巴斯盆地是世界非常知名的大煤田,向東南延伸至俄羅斯境內,。烏克蘭也曾是世界上重要的產煤國家,,是前蘇聯僅次于俄羅斯的第二大產煤加盟共和國,還是西歐國家煤炭進口的主要來源地之一,。

烏克蘭早在1722年即開始在頓巴斯開采煤炭,,1769年起進行工業(yè)性開發(fā),到1913年煤炭產量達到2500萬噸,,是當時世界重要的產煤國之一,。“二次世界大戰(zhàn)”以后,,隨著工業(yè)化的不斷推進,,烏克蘭加快煤炭大規(guī)模開發(fā)步伐,1954年煤炭產量突破1億噸,,1968年突破2億噸,,到1976年煤炭產量達到峰值的2.18億噸。整個七十年代煤炭年產量都保持在2億噸以上,,占前蘇聯煤炭總產量的30%左右,。
不料自此以后,烏克蘭煤炭產量出現了兩次下滑,,大踏步地走下了兩個臺階,。
前一次是1991年,前蘇聯解體,,解體獨立后的烏克蘭經濟一直不景氣,,煤炭產量連年滑坡,到1995年煤炭產量降為8300萬噸,,僅相當于解體前年產量的一半,。
最近一次煤炭產量大滑坡是2014年,在西方勢力的鼓動下烏克蘭爆發(fā)顏色革命,,發(fā)生激烈沖突,,升級引發(fā)內戰(zhàn),導致克里米亞脫烏入俄,,頓涅茨克州和盧甘斯克州宣布獨立,,至今烏克蘭一直處于國家分裂狀態(tài)。煤炭產量也急速下降,,近幾年來總是徘徊在3000萬噸左右,。
由于國內煤炭產量不足,為滿足國內需求,,每年還不得不從美國,、哥倫比亞、加拿大,、南非,、哈薩克斯坦和俄羅斯等國進口煤炭2000多萬噸。去年4月,,俄政府為加大對烏制裁力度,,決定禁止對烏出口原油及成品油,限制對烏出口煤炭,,明確自6月1日起,,只有獲得俄經濟發(fā)展部許可的部分油品、煤炭,,才能對烏出口,。最近,為抵制俄羅斯煤炭進口,,烏克蘭內閣又決定,,自2020年4月1日起,對來自俄羅斯的煤炭課以65%的特別關稅,。
煤炭是烏克蘭的主體能源,,長期占一次能源供應的70%左右。顏色革命后的烏克蘭,,將盡快加入歐盟和北約視為國家發(fā)展戰(zhàn)略目標,,且已寫進國家憲法。在歐盟國家紛紛“去煤化”的大背景下,,烏克蘭煤炭消費也應是遞降趨勢,。但為了滿足國家發(fā)展的現實需要,烏克蘭政府近年來仍籌劃積極發(fā)展煤炭產業(yè),,曾制定了至2030年的煤炭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規(guī)劃到2030年將煤炭產量再提升至1.1億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