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煤礦唱主角 技術管理要先行 ——中國煤炭科工集團一級首席科學家齊慶新談煤礦防災減災 “頂板,、水,、火,、瓦斯、煤塵五大類災害,,一般煤礦都會有,,這是煤礦地質條件決定的。沖擊地壓,、煤與瓦斯突出,、突水這三類災害的社會影響在最近幾年更加突顯�,!敝袊禾靠乒ぜ瘓F一級首席科學家齊慶新5月8日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對于這五大類災害和一些機電、運輸?shù)绕渌鹿�,,技術和管理上的把控是至關重要的,。 煤礦防災呈現(xiàn)新特點,防治難度進一步加大 目前,,隨著煤礦開采深度增加,、開采強度加大,沖擊地壓災害日趨嚴重,,再與其他災害耦合疊加,,防治難度進一步加大。對于煤礦而言,,沖擊地壓的威力有時具有毀滅性,。去年10月20日,,山東龍鄆煤業(yè)有限公司發(fā)生重大沖擊地壓事故,造成21人死亡,、4人受傷,。齊慶新作為調查專家組成員,至今對事故現(xiàn)場印象深刻,。 “沖擊地壓不同于瓦斯,、水、火,、粉塵等災害,。”齊慶新說,,“瓦斯災害有瓦斯含量和瓦斯壓力可以監(jiān)測,,水害可以弄清水壓和水的來源,而沖擊地壓至今還沒有找到一種相對可靠的指標,。從理論上講,,我們可以通過應力測定等方法進行預測預警,但這需要工程實踐和檢驗,,過程比較復雜,。” 我國在防治沖擊地壓上已做了一些工作,。近日,,國家發(fā)改委、應急管理部,、國家能源局,、國家煤礦安監(jiān)局聯(lián)合印發(fā)了《關于加強煤礦沖擊地壓源頭治理的通知》,要求各產(chǎn)煤地區(qū)和有關煤礦企業(yè)突出主動防范,,強化源頭治理,,“這對防治沖擊地壓將起到重要作用”。 “多年來,,煤炭科技不斷進步,,煤礦智能化工作面數(shù)量增加,安全管理水平大幅提升,,國家對煤礦安全高度重視,,煤礦百萬噸死亡率首次降至0.1以下,這是全體煤炭工作者為國家做出的貢獻,�,!饼R慶新指出,,“不過,,煤炭人不可松懈,,煤礦安全基礎依然薄弱,重大災害時有發(fā)生,�,!� “有人說,這是因為我國煤炭產(chǎn)量高,,地質條件不好,。我認為,以目前的條件,,實現(xiàn)煤礦安全生產(chǎn)的技術支撐力量是夠的,,應從管理和技術進步上再下功夫�,!饼R慶新說,。 齊慶新認為,受煤礦災害突發(fā),、不可控的影響,,未來,煤礦沖擊地壓,、煤與瓦斯突出,、突水事故占比會增加,突發(fā)性災害將時有發(fā)生,,厚煤層及特厚煤層開采事故比重將上升,,這些將導致煤礦動力災害的可預測性和可控性下降。 成立煤礦安全研究公益機構,,改變事故認定模式 “國有重點煤礦的安全不容忽視,。”齊慶新表示,,隨著我國煤炭生產(chǎn)越來越集中,,國有重點煤礦將成為安全主角,其安全水平將代表整個行業(yè),。 “這些問題如何解決,?簡單來說,一要真正把安全放在心上,,這是根本,;二要依靠科技進步,繼續(xù)推進煤礦‘四化’建設,;三要持續(xù)加大安全投入,。”齊慶新表示。 “成立全國性的煤礦安全研究公益機構是一種新嘗試,,可以以工程為核心,,重點解決相關技術裝備問題�,!饼R慶新表示,,通過這種機構,多做實驗和試驗,,打通沖擊地壓治理的工程途徑,,彌補理論探討的不足。目前,,中國煤炭科工集團等單位正在國家煤礦安監(jiān)局的統(tǒng)一部署下,,申請成立國家深部開采與沖擊地壓防治工程研究中心。 “同時,,要加強對煤礦事故的研究,,改變煤礦事故的認定模式,真正弄清事故發(fā)生的原因,。當然,,弄清事故的原因或還原事故的真相是一個極為復雜的過程�,!饼R慶新說,。 煤礦災害的發(fā)生機理相對復雜,影響因素眾多,。齊慶新以沖擊地壓為例:“一起煤礦沖擊地壓事故中,,可能有1萬個影響因素,要想辦法盡可能多地找到,,但這些因素不可能都找出來,,而對沖擊地壓影響最為關鍵的、最為重要的,、最有可能的內在因素,、應力因素和結構因素這3個因素必須弄清,也就是沖擊地壓的‘三因素’機理,。而有時候,,某一起事故的誘發(fā)因素恰恰就在剩下的9997個因素中。就目前情況而言,,實現(xiàn)煤礦防災減災,,進一步提高煤礦安全水平,我認為要在煤礦安全投入,、煤礦安全監(jiān)管模式和安全管理上下功夫,�,!� 齊慶新說:“現(xiàn)在,全社會都很重視安全,,這是對的,。在具體落實上,雖層層落實了,,但到最后具體干活的就是最基層的那個人。這種安全管理模式效率不可能高,,管理理念存在問題,,需要改變�,!� (記者 王世雅) |
煤炭人網(wǎng)版權及免責聲明: 1.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煤炭人網(wǎng)”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煤炭人網(wǎng),未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 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煤炭人網(wǎng)”。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wǎng)注明 “來源:XXX(非煤炭人網(wǎng))”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wǎng)聯(lián)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上一篇:強化煤礦沖擊地壓防治 有效防范.. | 下一篇:專訪中國安全生產(chǎn)科學研究院院長.. |